• 当前目次
  • 最新录用
  • 专辑论文
    全选
    显示方式: |
    作物学
    • 不同再生稻品种的镉积累转运差异

      袁帅,蒋艳方,陈基旺,陈平平,张桂莲,周文新,易镇邪*

      2025,51(3):1-8,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01

      摘要:

      以8个再生稻品种湘早籼45号(V1)、Y两优911(V2)、恒两优金农丝苗(V3)、甬优4149(V4)、Y两优9918(V5)、凤两优464(V6)、隆两优1988(V7)和两优121(V8)为材料,于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比较了8个不同再生稻品种间产量与Cd吸收、转运及积累特性差异。结果表明:V5的头季与再生季产量均最高,实际产量分别为6.81、5.62 t/hm2,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每穗粒数;头季与再生季糙米Cd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V3、V5、V1、V6、V8、V7、V2、V4,其原因主要是品种间Cd富集系数存在差异;头季除V3和V5外,其他品种糙米Cd含量均低于0.2 mg/kg;再生季中V2、V4、V7、V8的糙米Cd含量低于0.2 mg/kg;V3、V5的头季与再生季水稻穗部的Cd积累量较高,V2、V4的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糙米Cd含量与植株各器官(根、茎 、叶及稻桩)Cd含量及糙米镉富集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整体上与各器官镉转运系数的相关性不显著;此外,各品种头季糙米镉含量均低于再生季的,V3、V5及V6的穗部Cd积累量表现为头季的显著高于再生季的,而其他品种表现相反。兼顾水稻产量和糙米Cd含量情况,甬优4149(V4)可能适合种在镉污染稻田里,Cd超标风险较小。

    • 四种复种模式对烟草黑胫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黄思菁1,肖金讯2,杨磊3,肖楚文1,宋潇瑜1,朱丹丹1,杨友才1*

      2025,51(3):9-15,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02

      摘要:

      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4种复种模式(烤烟–大豆、烤烟–玉米、烤烟–水稻、烤烟–秋季休耕)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及其与烟草黑胫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大豆(D)、烤烟–玉米(Y)和烤烟–水稻(S)复种模式下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分别为59.35%、39.81%和27. 17%,均显著低于烤烟–秋季休耕(L)模式的(80.22%);L、D、Y、S复种模式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依次增加;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烟田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门,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非培养酸杆菌和嗜酸杆菌属为共有优势属,不同复种模式的优势菌门和共有优势属相对丰度有差异;相比于L模式,其他3种复种模式下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酸热菌属的相对丰度下降明显;候选物种土源菌属、厌氧绳菌属和嗜盐囊菌属的相对丰度有所上升;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酸热菌属和厚皮杆菌属的丰度与黑胫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候选物种土源菌属、厌氧绳菌属和嗜盐囊菌属的丰度与黑胫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烤烟–秋季休耕模式相比,另外3种复种轮作模式可以塑造有利于抵抗病害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从而减少烤烟黑胫病的发生。

    园艺·园林
    • 马铃薯StZIP8–like基因的克隆及镉转运功能分析

      杨丽红,席银凯,王丹,胡新喜*?

      2025,51(3):16-23,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03

      摘要:

      为了探讨StZIP8–like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从马铃薯中克隆得到StZIP8–like基因的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亲缘关系进行预测;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其在镉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分析StZIP8–like蛋白在烟草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酵母异源表达试验,分析StZIP8–like的镉转运功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StZIP8–like序列全长1 044 bp,编码347个氨基酸,含有1个ZIP保守结构域及7个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tZIP8–like蛋白与番茄及烟草中的ZIP8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tZIP8–like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RT–qPCR结果表明,StZIP8–like在马铃薯幼苗的根中表达量较高,并且Cd胁迫诱导下StZIP8–like基因在马铃薯根、茎和叶中的表达量均上调;酵母试验结果显示,StZIP8–like过表达的酵母对Cd更加敏感,具有Cd吸收转运活性。以上结果说明StZIP8–like受到Cd胁迫的诱导表达,可能参与马铃薯吸收Cd的过程。

    • 黄瓜CsSCL2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杨婷1, 2, 3, 4,于依然1, 2, 3, 4,郝宁1, 2, 3, 4,曹嘉健1, 2, 3, 4,王春华1, 2, 3, 4,武涛1, 2, 3, 4*,杜亚琳1, 2, 3, 4

      2025,51(3):24-32,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04

      摘要:

      本研究通过SCL23蛋白系统发生树,获得了其在黄瓜中的同源蛋白CsSCL23,利用黄瓜649对CsSCL23基因进行克隆,研究其分子特征和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黄瓜中仅有1个CsSCL23蛋白,与甜瓜CmSCL2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该蛋白含有保守的GRAS motif序列,是1个典型的GRAS家族基因;CsSCL23基因CDS全长为1 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8 766 230,理论等电点为6.04,不稳定系数为56.93,脂肪系数为91.17,总平均亲水性为–0.245,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属于不稳定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黄瓜CsSCL23蛋白由4种结构组成,包括45.27% α–螺旋,4.27% β–转角,10.14%延伸链和40.32%无规则卷曲;CsSCL23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赤霉素和脱落酸结合相关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CsSCL23在黄瓜的花、根和叶柄中高表达;在黄瓜根系施加外源激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后,CsSCL23在黄瓜根系的伸长区和成熟区均响应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刺激且表达量显著上调;利用100 μmol/L外源激素生长素和脱落酸对黄瓜幼苗进行处理后,发现CsSCL23基因在处理后6 h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CsSCL23基因可能介导植物激素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的调控。

    生物科学与技术
    • 贝莱斯芽孢杆菌XY40–1悬浮种衣剂的创制及对茄子生长的影响

      林艳1,李鑫2, 3,陶禹2,陈佳伟1,饶力群1*

      2025,51(3):42-49,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06

      摘要:

      本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XY40–1生物农药悬浮剂为基础,通过添加成膜剂、警戒色、增效剂,配制新型生物悬浮种衣剂,并以茄子为研究对象,对贝莱斯芽孢杆菌XY40–1种衣剂的质量功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6%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成膜剂,0.4%碱性品红为警戒色,50 nmol/L吡咯喹啉醌为增效剂时,所制备的种衣剂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此时,种衣剂活菌数达到2.5×109 cfu/mL,pH为7.647,成膜性合格,倾倒性合格,包衣均匀度为92%,包衣脱落率为7.67%,黏度为100 mPa?s。温室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药种比为1∶35的试验组茄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分别提高了364.77%、13.49%、67.43%;此外,该种衣剂还提升了对褐纹病的防病效果,病株率降低40.42%,病害指数降低38.26%。

    畜牧·兽医·水产
    • 基于多效应重复力模型预测长大二元杂交猪的杂种优势

      王旭1,朱磅强1,向清文1,谌烁楷1,闫煜博1,张跃博1, 2, 3,高宁1, 2, 3,何俊1, 2, 3*?

      2025,51(3):50-54,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07

      摘要:

      利用长白猪、大白猪和长大杂交猪的繁殖性状数据与系谱数据,通过逐步添加加性效应(A)、显性效应(D)和上位效应(E)至单性状重复力模型(M)中,构建MA、MAD、MADE等3种杂种优势预测模型,比较3种模型对杂交后代表型预测的准确度,并预测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仅包含加性效应的MA模型表型预测准确度(0.290~0.720)高于包含非加性效应的MAD模型的(0.173~0.687)和MADE模型的(0.055~0.365);相较于传统方法计算的杂种优势率,MA模型预测的初生窝重(–25.41%)、总产仔数(–25.26%)、产活仔数(–26.11%)、健仔数(–24.89%)、弱仔数(–29.30%)、死胎数(–37.25%)、木乃伊数(–44.88%)等7种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的准确度高于其他2种模型的,MAD模型预测的畸形数(41.85%)、断奶头数(18.90%)、断奶窝重(18.29%)和21 d窝重(14.56%)等4种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更具有参考价值。

    • 一株兔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药物敏感性

      王帅帅1,刘玉梅1, 2,李双军2, 3,李梦云1, 2,谭世图1,张自强1, 2*?

      2025,51(3):55-62,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08

      摘要:

      对河北省某规模化兔场中10只病死兔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剖检,经分离培养、革兰染色、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毒素分型、生长曲线测定、菌落计数、药敏试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动物致病力试验确定引起该兔场发病的病原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出的革兰阳性杆菌的生化特性与产气荚膜梭菌的一致;其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380 bp,与编号为MK156683. 1的 A 型产气荚膜梭菌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分离菌毒素分型结果显示该基因只携带cpa毒力基因。动物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在感染24 h后试验组家兔全部死亡,经鉴定,家兔病变脏器的病原微生物与感染菌株为同一株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阿奇霉素、麦迪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曲松这10种药物敏感。

    • 杂交鲟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张秋实1,邓新兰1,刘智明1,丁戈野1,李烟亮2,冯兴浪1,李秋云2,陈光荣2,刘小燕1,李军华1*

      2025,51(3):63-70,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09

      摘要:

      为探明湖南省资兴市地区杂交鲟患烂身病的病原,从患病鲟鱼中分离出1株优势菌ABSW–1,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毒力基因检测、回归感染和药敏试验等。结果表明:患烂身病的鲟鱼体表出现白色溃烂,肾脏出现白点,肾脏细胞间隙扩大,肾小球明显萎缩,部分肾小管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受损,其结构发生萎缩;经鉴定,分离出的优势菌ABSW–1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具有单极生鞭毛。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标准菌株(MK990549.1)高度相关且聚为一支,置信度为100%;菌株ABSW–1与维氏气单胞菌标准菌株的生理生化反应基本一致;菌株ABSW–1携带了act、hly、aer、ompa、aha和alt共6种毒力基因;在水温为(24±1) ℃时,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死亡率显著增加;菌株ABSW–1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吩、青霉素表现出耐药性,但对四环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氯霉素高度敏感。综上可知,菌株ABSW–1为杂交鲟烂身病的致病菌,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可引发杂交鲟多个器官的病变。

    • 团头鲂皮特不动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张瑞轩1, 2,曹景龙3,王卫民1, 2,罗毅1, 2,黎洁1, 2, 4*

      2025,51(3):71-78,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10

      摘要:

      为了精准识别和监测鱼类中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的感染,针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源皮特不动杆菌的管家基因rpoB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时间、Mg2+浓度以及内、外、环引物用量比)优化及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Mg2+最优浓度为6.0 mmol/L,内、外、环引物最优用量比为8∶1∶4,在63 ℃恒温条件下反应30 min即可检测到皮特不动杆菌,反应60 min可获得最优结果;该LAMP方法的灵敏度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最低检出量为1.4 cfu/mL;在特异性检测方面,该方法仅能检测出皮特不动杆菌,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以及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等7种常见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此外,该方法既可以通过检测体系的颜色变化直观读取结果,也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由此可见,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针对团头鲂源皮特不动杆菌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水产养殖业皮特不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的现场快速检测。

    农业工程
    • 不同碳源对金属矿山废弃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及修复效应的影响

      高佳1, 2, 3,李奇洳4,杨富淋1, 2, 3,汪华安1, 2, 3,何柳1, 2, 3,杨春雨1, 2, 3,曹百川4,邹奇4,刘伟1, 2, 3*

      2025,51(3):79-88,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11

      摘要:

      选择木屑、鸡粪和蚕粪等3种常见的有机废物作为碳源,联合石灰和微生物菌剂,采用直接植被技术对广东省某金属矿山排土场进行生态修复,探讨3种碳源对金属矿山废弃地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其修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碳源生态修复后,土壤pH由3.27提升为7.19~8.31,总有机碳(木屑修复半年和鸡粪修复一年的样品除外)、总磷质量分数显著增加,修复半年时Cu、Zn、Fe、Pb有效态质量分数显著降低;鸡粪前期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最明显,蚕粪对土壤有效态Cu、Zn、Mn、Fe质量分数的降低效果最好,而鸡粪对有效态Pb的抑制效果最好。相比修复前,3种碳源修复后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均显著升高;碳源的种类显著影响了修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且随着生态修复的持续进行,土壤微生物群落呈现明显的演替轨迹,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硝基轮状菌属(Nitrolancea)等功能性微生物相对丰度增加,有助于促进植被生长和土壤养分积累。在生态修改过程中,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H、净产酸量(NAG)、NAG-pH及总磷、Fe、有效态Fe、有效态Cu质量分数。

    • 基于扩散环的油菜气送式集排器设计与排种性能分析

      张乐1,刘亚夫1,吴明亮1, 2,吴志立1, 2*

      2025,51(3):89-96,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12

      摘要:

      设计一种基于扩散环的油菜气送式集排器,包括供种装置、输种管、扩散环、分配器、排种管、风泵、种箱等,同时优化碗式枝状分配器的导流板锥顶角和扩散环位形,利用DEM–CFD仿真试验研究倾斜–10°到10°状态下,导流板锥顶角和扩散环位形对油菜气送式集排器排种均匀性的影响规律,进而采用中心复合多因素台架试验验证仿真试验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扩散环的油菜集排器,当锥顶角为120°时,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14.11%~18.96%,当锥顶角为150°时,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为13.65%,说明无扩散环的油菜集排器排种均匀性差;当扩散环位于靠近供气弯头位置(扩散环位形3)时,集排器具有最佳排种均匀性,且随着导流板锥顶角增加,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随倾斜角的波动迅速减小,锥顶角为150°和165°时,波动范围分别为6.51%~8.11%和6.21%~7.66%。多因素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扩散环位形3与锥顶角150°的集排器具有最佳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03%~7.03%,与仿真试验结果相近,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31%~2.22%。

    • 融合知识图谱和语义信息的烟叶分级问答系统

      陈婷,朱昌群?

      2025,51(3):97-109,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13

      摘要:

      针对烟叶分级领域知识冗余且没有专业化平台用于学术检索的现状,采集多源烟叶分级数据并结合自顶向下的方法构建烟叶分级知识图谱,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智能问答系统。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1) 采集烟叶分级数据,经过命名实体识别(NER)以及关系抽取(RE)后提取三元组信息,并将其导入Neo4j平台储存;2) 对于问句语义解析,采用融合图谱数据的BERT-BiGRU-MHSA-CRF模型提升问句实体识别效果,同时将自注意力机制融入BERT-TextCNN模型中,用于解析用户分级意图,再通过匹配模板并替换槽位信息以便自动化构建cypher查询语句,在Neo4j知识库中查询最精确的答案并返回。结果表明:构建的知识图谱包含6 620个实体,超过14 000条关系;基于问句实体识别模型BERT-BiGRU-MHSA-CRF的调和平均值F1为94.12%,分级意图识别模型BERT-TextCNN- Attention的F1为98.77%。综上,该系统实现了对烟叶分级相关的多类问题的快速检索和精确回答,可以为分级人员提供辅助。

    • 基于三维点云的红掌器官分割与表型分析

      梅育成1, 2,邹一波1,李佳毅3,徐瑜4,陈明1*,葛艳1

      2025,51(3):110-116, DOI: 10.13331/j.cnki.jhau.2025.03.014

      摘要:

      针对当前传统花卉类植物表型参数难以快速、准确、自动化获取的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红掌器官分割与表型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算法获取红掌三维点云模型,再进行背景去除及点云去噪等预处理操作;之后,提出基于颜色信息的红掌器官自动分割算法,自动提取单独的红掌器官点云;结合点云的RGB与曲率两大属性,提出红掌器官分类规则,实现红掌器官的自动分类;在此基础上,给出有效的红掌表型参数计算方法,完成株高、冠幅、苞片横径和佛焰苞个数4个关键性状的精确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红掌关键表型自动分析,采用该方法获得的株高、冠幅、苞片横径和佛焰苞个数与人工测量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15、1.428、0.214 cm和0.272个,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4.445%、3.765%、2.295%、3.783%,总体低于其他方法的误差。由此可见,该方法可用于具有复杂结构和形态不规则的红掌花卉表型参数的提取。

    全选
    显示方式: |
      畜牧·兽医·水产
      • 迷迭香水提物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

        向鸿坤, 宮嘉泰, 汪龙, 胡睿智, 贺建华, 伍树松, 袁旭鹏

        DOI:

        摘要:

        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1日龄)144头,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CTL)与脂多糖组(LPS)采食基础饲粮,RE200、400组在饲粮中额外补充200、400 mg/kg RE,试验期28天。LPS组、RE200组和RE400组仔猪分别于第21天和第28天腹腔注射LPS(100 μg/kg BW),CTL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表明:1)各组间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草转氨酶(AST)和白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RE200组的丙二醛(MDA)、AST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指标显著升高(P<0.05);RE400组的AST、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均极显著降低(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RE200、RE400组均极显著提高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1),极显著降低隐窝深度(P<0.01);RE200组的DAO含量显著降低(P<0.05)。4)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菌群的结构基本相似。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与LPS组相比,RE200组Rombouts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 毛螺菌科UCG-004(Lachnospiraceae UCG-004)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RE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肠道通透性,减少了肠道损伤,改善了肠道菌群结构。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RE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00 mg/kg。

      • 妊娠后期添加酒糟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初乳成分的影响

        马思奇, 张雯韬, 靳喜庆, 余冰, 伍树松

        DOI: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1%酒糟(distillers" grains,DG)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初乳成分的影响。选取72头妊娠80天左右的健康PIC母猪,将其分为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酒糟组在基础日粮中补充1%馥郁香型白酒酒糟,试验周期为妊娠80天至分娩结束。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酒糟组仔猪窝重、活仔数、健仔数均显著上升(P<0.05),IUGR仔猪数显著降低(P<0.05);酒糟组母猪初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 <0.05),但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生化指标分析表明,酒糟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显著上升(P <0.05),且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胎盘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极显著上升(P <0.01),但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显著下降(P <0.05);通过分析粪便菌群发现,饲粮中添加1%DG对母猪肠道微生物群聚类、chao1指数、observed-species、PD-whole-tree和shannon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DG显著降低了母猪肠道微生物中Spirochaetota和Treponema(P<0.05)的相对丰度,且显著提高了Clostridiaceae的丰度(P<0.05)。综上所述,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补充1%酒糟可有效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高母猪抗氧化能力,缓解炎症并影响肠道微生物结构。

期刊介绍

主管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主办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主编:伍锦花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芙蓉区

邮政编码:410128

电话:0731-84618035、84617599、84673730

邮箱:zkb4618035@hunau.net

ISSN:1007-1032

CN:43-1257/S

快速检索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