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43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作物学
    •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高温对异交特性的影响

      2017, 43(4).

      摘要 (416) HTML (0) PDF 193.14 K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培矮64S、Y58S、广占63–2S、H638S为材料,R527为恢复系,在育性敏感期利用人工气候室以24、27、30、33、36 ℃5个温度连续处理6 d,以田间自然温度条件作对照(CK,平均温度29.8 ℃),研究温度对不育系幼穗生理生化特性和抽穗开花期异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矮64S和Y58S在27 ℃处理时柱头总外露率最高,分别为86.81%、86.06%,广占63–2S和H638S在24 ℃处理时柱头总外露率最高,分别76.24%、81.76%;4个不育系的柱头活力系数均在24 ℃处理时表现最好,分别为1.96、2.12、1.74、1.94;培矮64S 、广占63–2S和H638S在24 ℃处理时异交结实率最高,分别为58.87%、54.22%、50.50%,Y58S在27 ℃处理时异交结实率最高,为58.96%;33 ℃处理时,4个不育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36 ℃处理时,4个不育系丙二醛(MDA)和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综合以上结果,培矮64S育性敏感期以24 ℃处理较好,Y58S、广占63–2S、H638S育性敏感期以27 ℃处理较好。

    • 江苏粳稻产量与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2017, 43(4).

      摘要 (300) HTML (0) PDF 124.92 K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3—2015年江苏粳稻参试品种(系)试验数据,分析了参试粳稻的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子、品质性状等类型间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粳稻整体产量水平与株高、全生育期、结实率之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等产量因子与主要品质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提高整体产量水平对于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的影响较小;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各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但蒸煮食味品质指标与外观品质指标间矛盾较为突出,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垩白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423**、–0.682**),胶稠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度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0.218**、0.404**)。综合以上结果认为,江苏粳稻产量水平与主要品质性状间矛盾不突出,可以在保持现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改进品质,同时平衡外观与适口性之间关系,选育出外观品质优、食味口感佳的优质、高产、稳产新品种(系)。

    • 不同纤维细度苎麻种质镉富集与转运和积累能力比较

      2017, 43(4).

      摘要 (334) HTML (0) PDF 140.76 K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镉在不同细度苎麻种质体内的积累与富集性差异,对20个苎麻种质进行镉污染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苎麻种质镉富集系数的变幅为0.97~1.58,富集系数较高的分别是中细度种质‘新1号’‘中苎1号’和高细度种质‘湘饲纤兼用苎麻1号’,富集系数依次为1.58、1.55、1.54,属于镉高富集苎麻种质,镉富集系数(0.97)最小的是高细度种质‘黄平青麻’;供试苎麻种质镉转运系数的变幅为0.66~1.41,转运系数最高的是中细度种质‘耒阳青麻’,其转运系数为1.41;供试苎麻种质年镉积累量的变幅为10.24 ~21.87 g/hm2,筛选出高积累镉苎麻种质‘C’ ‘中苎1号’和‘多倍体1号’,其年镉积累量分别为21.87、19.87、18.75 g/hm2。综合分析,苎麻纤维细度不影响其镉富集能力。

    • >生物科学与技术
    • 十字花科植物17个物种PIN3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2017, 43(4).

      摘要 (332) HTML (0) PDF 505.06 K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明十字花科植物不同物种PIN3基因之间的进化差异,运用Brassica Database数据库及十字花科基因数据库在线平台,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la)、红花荠菜(Capsella rubella)、芜青(Brassica rapa)、油菜(Brassica napus)、甘蓝(Brassica oleracea)等17个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十字花科物种的18个(油菜含有2个)PIN3同源性基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推导的编码蛋白(PIN3)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8个PIN3序列间的相似性为86.74%,PIN3推导蛋白之间的相似度为90.93%,蛋白等电点约为7.15~9.44,芜青PIN3等电点明显偏高。PIN3的氨基酸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多个糖基化位点出现具有种属差异性和符合进化关系的氨基酸替换现象,盐芥属植物中条叶蓝芥(Thellugiella parvula)PIN3在更多的位点出现氨基酸的替换,这可能是导致十字花科不同种属PIN3蛋白的功能和活性出现差异的原因。

    • 芍药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的表达特性分析

      2017, 43(4).

      摘要 (521) HTML (0) PDF 224.52 K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揭示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alcone isomerase gene,CHI)在芍药花瓣中的表达规律与特点,以不同芍药托桂型品种(‘金辉’ ‘彤云金焰’‘红楼锦菊’)4个不同发育时期(花蕾期、初开期、盛开期、衰败期)中的内、外花瓣为对象,用qPCR分别检测CHI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芍药品种、不同发育时期以及内外花瓣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时期同一品种芍药花瓣组织CHI基因的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从花蕾期到衰败期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同一发育时期‘彤云金焰’花瓣组织(内瓣和外瓣)CHI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金辉’和‘红楼锦菊’的;同一芍药品种在相同发育时期内瓣组织的CHI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外瓣组织的。鉴于不同芍药品种、不同发育时期内外花瓣间颜色存在差异,推测CHI基因表达量可能与芍药花瓣颜色的形成有关。该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芍药CHI功能并开展芍药花色遗传改良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 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对马铃薯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2017, 43(4).

      摘要 (373) HTML (0) PDF 187.57 K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33.33%(T1)、16.67%(T2)、8.33%(T3)的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剂对‘费乌瑞它’马铃薯生长生理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和T3都能提高‘费乌瑞它’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也能提高收获期的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增加,其中,T2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17、6.40 μmol/(m2? s),与CK相比,T2处理的每盆块茎干重提高18.6 g,水分利用率提高1.64 g/kg,土壤菌落总数提高6 877.17 CFU/g。

    • >烟草科学与工程
    • 断根和环割对烤烟叶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017, 43(4).

      摘要 (419) HTML (0) PDF 182.91 K (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打顶后不同程度断根和环割对烤烟叶片厚度、叶面积、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采收后环割和两侧断根能促进鲜烟叶叶面积增加,较对照不环割、不断根分别增加18.01%和9.29%,叶片分别变薄7.20%和1.88%,显著提高了上部叶开片程度;烟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快,烟叶成熟落黄迅速;上中等烟叶比例分别增加6.73%和4.75%,烟叶均价分别提升11.12%和5.44%,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中部叶采收后环割,对上部叶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影响小,但可显著促进上部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促进上部叶提前落黄采烤,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小;一侧断根可提高烟叶的抗逆性,抑制烟叶净光合速率下降,延缓烟叶采烤时间。下部叶采收后环割可作为促进中上部叶成熟落黄、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 烟草总植物碱国际共同实验测定方法的比对

      2017, 43(4).

      摘要 (555) HTML (0) PDF 392.19 K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联合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10家国际共同实验室,对8个烟草样品分别用水和乙酸萃取、用连续流动(硫氰酸钾)法(NM法)替代高毒性氰化钾法(CRM35法)提取总植物碱,8个烟草样品的总植物碱含量为1.00%~5.00%。使用重现性和再现性、配对T检验、Bland–Altman、Passing–Bablok回归方法,对10个实验室的检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NM法和CRM35法的测定值相近;水萃取结果都略高于乙酸萃取结果,相对平均偏差小于4.00%;水萃取法和乙酸萃取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可以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法实现不同萃取体系结果的相互转化。NM法避免了使用高毒的氰化钾试剂,且得到结果与CRM35一致,适用于烟草中总植物碱的测定。

    • >园艺学林学(含果树、茶学)
    • 龙眼与荔枝属间杂种植株生长与茎解剖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2017, 43(4).

      摘要 (513) HTML (0) PDF 417.93 K (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早熟’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属间杂种(1、2、4、9、10、18号)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观察其枝干木质部解剖结构,测定其形态特征、有机营养成分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种的树皮率、射线宽度和导管密度均小于亲本,杂种的导管分子长度大于亲本;除9号单株外,杂种的导管分子内径、一端具尾频率、株高、茎直径、叶面积、节间距均显著大于亲本,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生长势强的杂种单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生长势弱的单株;株高、叶面积、节间距与树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树皮率呈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和导管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导管分子内径和一端具尾频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导管分子两端具尾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和导管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含量与导管分子内径、导管分子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与导管密度、射线宽度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

    • 辣椒剪枝再生栽培与春茬栽培比较研究

      2017, 43(4).

      摘要 (470) HTML (0) PDF 132.59 K (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兴蔬皱皮辣椒为试材,对越冬茬(2月3日和24日剪枝)辣椒植株和春茬(2月3日和24日移栽)栽培辣椒植株进行物候期、早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果实相关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表明:同一天剪枝、移栽的辣椒植株,剪枝再生植株的现蕾期、始花期、始收期均早于春茬移栽植株;剪枝再生植株的早期单株果数、单株果质量、产量极显著高于春茬移栽植株,与同一天移栽的春茬辣椒相比,2月3日、2月24日剪枝再生栽培辣椒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2.36%、45.40%;剪枝再生植株的果实小于春茬栽培的,单果质量、商品果纵径、横径均显著小于春茬栽培的,春茬移栽植株果实的果肉比剪枝再生植株的厚,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剪枝再生植株的病虫害发生较严重,较大面积的暴发了疫病,且白粉虱和红蜘蛛为害较重,春茬移栽植株的病虫害发生较少。

    • 茶叶提取物EGCG和GCG及ECG对B16细胞内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

      2017, 43(4).

      摘要 (511) HTML (0) PDF 351.38 K (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茶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gallate, 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 ECG)对体外培养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GCG、ECG和熊果苷(Arbutin,AR)处理细胞,观察效应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用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法)测定茶叶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左旋多巴(L–DOPA)为底物,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采用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结果显示,EGCG、ECG、GCG能显著抑制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和酪氨酸酶的活性,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当浓度为60 μg/mL时,细胞增殖率均低于50%,酪氨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6.67%、27.27%和32.71%,黑色素生成抑制率均在30%以上。结果表明,茶叶提取物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黑色素生成,且GCG的作用效果最优,ECG的作用效果次之,三者的作用效果均优于熊果苷的作用效果。

    • >植物保护
    • 粉棒束孢对柑橘全爪螨的毒杀活性及其生物学特性

      2017, 43(4).

      摘要 (476) HTML (0) PDF 242.62 K (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室内测定了粉棒束孢(Paecilomyces farinosus)菌株nq1–1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50和LT50分别为1.59×107 /mL和7.9 d;菌株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分别为萨氏培养基和PDA培养基;蔗糖和有机氮源(赖氨酸)有利于该菌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均为20 ℃,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5~28 ℃;菌丝生长、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最适pH均为6.0;nq1–1菌株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能力;82.6%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与菌株相容性较好。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喜好偏低温、中性以及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

    • 鼠害对草地生物量的危害损失分析

      2017, 43(4).

      摘要 (410) HTML (0) PDF 281.77 K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中国畜牧业统计资料,结合全国草地覆盖遥感数据,采用生态能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中国草地鼠害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评估了鼠害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危害损失。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草地鼠害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和造成的损失总体呈上升趋势;11年间全国由于鼠害造成草地生物量的损失年均约1.181 54?107 t,年份间鼠害差异大,2006年草地生物量损失最大,为2.537 23?107 t;区域草地鼠害损失大小排序为西南、西北、华北、东北,西藏自治区鼠害最严重,年均草地生物量损失占全国总量的38.09%。

    • >畜牧·兽医·水产
    • 猪萨佩罗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2017, 43(4).

      摘要 (432) HTML (0) PDF 194.60 K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分离的猪萨佩罗病毒PSV HuN1/2016株感染PK15细胞,制备抗原板,建立检测猪血清中PSV 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结果表明:一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300;FITC标记的羊抗猪荧光二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300。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既能将PSV抗体与PRRSV、FMDV、PCV、CSFV抗体区分开,也可以检测到中和效价0.128的阳性血清。用该方法检测湖南省部分规模化猪场208份临床血清样品的总阳性率为68%,表明PSV在湖南省流行普遍,且其感染主要发生在保育阶段。

    • 玻璃扯旗鱼性别特征及其幼鱼性别分化的组织学初探

      2017, 43(4).

      摘要 (578) HTML (0) PDF 2.54 M (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形态学、解剖学及组织学方法对玻璃扯旗鱼的性别特征及其幼鱼性别分化基本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6月龄玻璃扯旗雌鱼卵巢中能观察到各时相的卵母细胞,在雄鱼精小管管腔内有大量精子;4月龄以上玻璃扯旗雌鱼的腹部隆起,并有淡黄色颗粒状组织,而雄鱼无类似结构;100日龄以上雌鱼的臀鳍有钩状小齿,但2月龄前的幼鱼无该组织。5~50日龄幼鱼性腺发育状态显示:10日龄以下幼鱼的体内无分化明显的生殖腺;15日龄幼鱼体内有生殖包囊,且15日龄之前仅在腹腔一侧可观察到性腺组织,而25日龄幼鱼的腹腔两侧均有对称分布的类卵巢结构;至30日龄时,部分幼鱼可观察到有棒状精巢,性腺开始分化。本研究中探明了玻璃扯旗鱼性别分化及性腺发育的关键时间节点,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 >农业资源利用(含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和环境科学)
    • 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单施及其配施对直播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17, 43(4).

      摘要 (414) HTML (0) PDF 105.75 K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控释氮肥在直播油菜上的应用效果和施用技术,研究成都平原冲积性水稻土上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单施及其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2011—2012年,在相同施氮量(N 189 kg/hm2)条件下,设置普通尿素单施(PU)、控释尿素单施(CU)、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各50%配合施用(PCU)3个处理。2012—2013年,在相同施氮量(N 180 kg/hm2)条件下,按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比例33%、50%、67%(PCU33、PCU50、PCU67)和一次性基施氮肥(T1)、基肥+1次苗期追肥分次施氮(T2)设置6个处理(PCU33T1,PCU33T2,PCU50T1,PCU50T2,PCU67T1,PCU67T2)。结果显示:同等施氮量(N 189 kg/hm2)下,与普通尿素单施处理(PU)相比,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处理(PCU)具有相对较高的籽粒产量(3 166.9 kg/hm2)、氮肥农学利用率(8.0 kg/kg)、氮肥偏生产力(16.8 kg/kg)、氮肥贡献率(47.9%)和氮肥表观利用率(54.5%)。在相同施氮量(N 180 kg/hm2)和普通尿素、控释尿素配施条件下,PCU33、PCU50处理的籽粒产量(162 9.0、182 0.1 kg/hm2)和氮肥利用率均显著或明显高于PCU67处理的。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比例为33%~50%,并采用氮肥一次性基施有利于直播油菜高产、高效。

    • 农田土壤中抗倒酯及其代谢物抗倒酸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017, 43(4).

      摘要 (458) HTML (0) PDF 168.12 K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明抗倒酯及其代谢物抗倒酸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HPLC–UV),通过添加回收试验法建立农田土壤中抗倒酯和抗倒酸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用酸性乙腈振荡法提取农田土壤中残留的抗倒酯和抗倒酸,用氟罗里硅土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提取液后进行HPLC–UV检测,当添加浓度为0.05、0.50、5.00 mg/kg时,抗倒酯的添加回收率为79.68%~103.55%,变异系数为1.26%~10.22%;抗倒酸的添加回收率为79.18%~104.13%,变异系数为3.29%~10.75%。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与检测的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20 ℃恒温和避光培养条件下抗倒酯和抗倒酸在2种湖南典型农田土壤(第四纪红土红壤和河潮土)中的残留消解情况,结果显示:抗倒酯和抗倒酸在2种供试农田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均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kt,抗倒酯在第四纪红土红壤和在河潮土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92、7.67 d,抗倒酸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39、8.59 d,表明抗倒酯和抗倒酸在2种供试农田土壤中的消解均较快,不易形成残留危害。

    • >农业工程(含机械设计与制造)
    • 基于模糊PID的山地果园运输机动力稳定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2017, 43(4).

      摘要 (444) HTML (0) PDF 465.10 K (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提高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山地果园轻简化轮式运输机作业动力控制稳定性为目标,设计加装了一种成本较低的动力稳定系统。系统由制动手柄、电推杆、电磁阀、制动油泵、制动钳组成。根据控制策略在Simulink中建立动力独立控制模型,经过仿真分析,在稳态之后非受控的动力轮速度与受控动力轮的速度相等,整车驱动力增大,提高了运输机在路况参数多变路面的通过性,并在动力稳定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自适应模糊PID速度控制器,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在3.5 s时,两侧动力轮纵向速度之差进入稳定响应,稳态绝对误差绝对值最大值为0.422 2,最小值为0.004 7,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5%误差内所需的最短时间为3.0 s,稳态条件下(t→∞)的误差为0,加快了系统响应速度,提高了调节精度与稳定性。对运输机实车测试,受控后稳态车轮速度的绝对误差为0.178 1~0.396 1 km/h,相对误差为0.71%~5.27%,与仿真结果一致。

    • 提高整秆式甘蔗收割机喂入速度的仿真试验及改进效果

      2017, 43(4).

      摘要 (494) HTML (0) PDF 239.67 K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样机的作业效果,在三维设计软件UG中建立了甘蔗收割机切割及输送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分别在切割系统前方增加一级主动喂入辊,在螺旋提升机构外表面上包裹表面粗糙的橡胶,以及在随刀轴旋转的套筒上安装橡胶拨块等状态下,对甘蔗通过切割系统的速度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可提高切断后甘蔗向后的输送速度,降低甘蔗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堵塞的概率。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样机收获的甘蔗头部完好率由28.76%提高到54.51%, 含杂率由4.20%降低至2.67%, 生产效率由5.66 t/h提高至7.61 t/h。

    • 微耕机土壤耕作部件田间测试平台的研制

      2017, 43(4).

      摘要 (409) HTML (0) PDF 350.81 K (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室内土槽试验难以真实模拟田间试验的工作状况,在SR1Z–135型多功能微耕机的基础上,研制了微耕机土壤耕作部件田间测试平台。该平台由传动系统、测试系统、试验系统和行走系统组成,可在田间实际工况下对旋耕刀、深耕刀、防缠刀和起垄器进行性能测试,并实时显示和处理这些待测部件的转速、转矩及功率信息。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微耕机旋耕刀组平均转速为47 r/min时,平均转矩为226 N?m,平均功率为1.114 kW;微耕机旋耕刀组平均转速为100 r/min时,平均转矩为238 N?m,平均功率为2.568 kW,与室内土槽试验获得的旋耕刀组的基础数据基本一致。测试平台运转顺畅,行驶平稳,耕深稳定。

    • 螺旋式扶蔗器力学分析及试验研究

      2017, 43(4).

      摘要 (354) HTML (0) PDF 230.50 K (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改善4ZZX–48型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扶蔗质量,设计加装了螺旋式扶蔗器。该扶蔗器由拣拾段和输送段2段组成,当螺旋滚筒转动时,螺旋形叶片的转动形成螺旋线,带动倒伏的甘蔗沿着螺旋线作上升运动,实现动力的传送,扶起甘蔗。对该机构进行的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拣拾段甘蔗根部约束力矩最大,甘蔗被从顺倒伏到逆倒伏扶起过程中,螺旋叶片的轴向推力作用显著,在0.8 s时,有突变且达到最大值。甘蔗扶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扶蔗器拣拾段转速为90 r/min,安装角为5°时,分蔗效果好,扶起时间最短;至输送段,螺旋叶片轴向推力转换为提升力,甘蔗约束力矩减弱,无突变,平稳扶起甘蔗,但扶蔗器输送段转速过慢,螺旋叶片阻碍甘蔗上升,当转速为120 r/min时,对甘蔗的扶起效果最好。

    • 松仁粕中清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功能性质研究

      2017, 43(4).

      摘要 (298) HTML (0) PDF 252.95 K (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脱脂松仁粕为材料,清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蒸馏水为提取剂,设料(质量,g)液(体积,mL)比(1∶10、1∶15、1∶20、1∶25、1∶30)、提取温度(35、40、45、50、55 ℃)和提取时间(30、60、90、120、150 min) 3个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清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对清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仁粕中清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 1∶25、提取时间 92 min、提取温度 53 ℃,松仁粕中清蛋白的提取率可达 23.52%;松仁粕清蛋白的溶解度在 pH值为3时最小,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起泡性与乳化性。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