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36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作物学
    •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

      2010, 36(4):367-372.

      摘要 (445) HTML (0) PDF 0.00 Byte (6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C815S等5个不育系为母本,与7个优良父本配组,采用p譹 不完全双列杂交(NC Ⅱ) 设计,对其F1代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两用核不育系龙S、7光S052、矮培64S和三系不育系Ⅱ-32A相比,C815S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最好。C815S在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单株产量和经济系数6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为6.656、6.342、7.236、16.669、6.705,在这5个不育系中数值最大;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分别为0.329和2.353,排在第2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为-2.197,排名第4,C815S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C815S在有效穗、着粒密度、千粒重、单株产量、经济系数5个性状上分为Ⅰ类;在每穗总粒数、结实率2个性状上分为Ⅱ类,株高、穗长为Ⅳ类;可见C815S是一个理想的亲本,尤其是符合配制株高偏矮类型组合的育种目标。

    • 控制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初步分析

      2010, 36(4):373-376.

      摘要 (557) HTML (0) PDF 0.00 Byte (8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柱头外露率的遗传机理,用低柱头外露率的粳稻品种糯5号与高柱头外露率籼稻品种优ⅠB构建包含190株的F2群体。在长沙对各单株进行柱头外露率调查,并用均匀覆盖水稻整个基因组的92个SSR标记构建连锁遗传图谱,进行控制柱头外露率的QTL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柱头外露率的3个QTL为qPES-2、qPES-5、qSPES-8,分别位于第2染色体的RM1285-RM12595间、第5染色体的RM17952-RM18114间、第8染色体的RM8020-RM7080间,QTL的LOD峰值分别为3.54、4.79、3.85,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0.1%、11.1%、9.0%,增效基因皆来源于高柱头露率的亲本优ⅠB。研究并发现控制单边柱头外露率的QTL与总外露率完全一致,第5染色体检测到的QTL是1个新的座位。

    • 陆地棉无蜜腺性状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征

      2010, 36(4):377-380.

      摘要 (432) HTML (0) PDF 0.00 Byte (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无蜜腺性状特征棉97014及有蜜腺棉TM-1为试验材料,对其形态学、细胞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形态学研究发现,无蜜腺品种97014叶片中脉、花萼和苞叶上都缺少蜜腺,成熟叶片叶脉、花萼和苞叶上均无蜂窝状凹陷,叶片除了缺少叶蜜腺外其它结构与TM-1的基本一致;细胞学研究发现,97014缺少蜜腺组织结构,在蜜腺着生处为排列整齐的薄壁细胞,且在下表皮看不到凹陷的组织结构和褐色的蜜腺分泌物。

    • >生物科学与技术
    • 水稻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及抗体的制备

      2010, 36(4):381-384.

      摘要 (364) HTML (0) PDF 0.00 Byte (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RT-PCR从水稻叶片中克隆了水稻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LDH)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水稻GLDH基因全长1752 bp,亚克隆其部分成熟蛋白编码基因(789 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E.coli/pET30a-GLDHe,经酶切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证实表达出36 kD左右的蛋白。用原核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及效价,结果表明抗体血清效价为1:1000,在加IPTG诱导后的菌液中可以杂到相应的蛋白条带(36 kD),在水稻叶片样品中能杂到一条36 kD的蛋白条带。

    • 研磨诱导法建立水稻细胞凋亡体系

      2010, 36(4):385-387.

      摘要 (383) HTML (0) PDF 0.00 Byte (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研磨法建立起水稻细胞(团)体系,该体系经过水杨酸、Ca2+、Mg2+、Zn2+处理,结果显示:可诱导细胞凋亡的物质水杨酸、Ca2+以及Mg2+能诱导其DNA片段化,而Zn2+却不能诱导。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应用研磨法已建立起细胞凋亡体系。该结果也说明水稻研磨细胞(团)可以用于细胞凋亡的研究。

    • 烟草WS38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10, 36(4):388-391.

      摘要 (371) HTML (0) PDF 0.00 Byte (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WS38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烟草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 PCR克隆了烟草WS38ABP1基因cDNA分子编码区,序列全长为564 bp,可编码一188氨基酸的多肽。利用DNAMAN软件对该序列翻译获得的多肽序列与报导的烟草生长素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两者同源性为98.4%,存在着3个氨基酸的差异,但差异氨基酸对ABP1结构和功能影响微弱。可以认为克隆的cDNA序列即为烟草WS38 ABP1 cDNA,不同品种烟草ABP1基因存在的核苷酸单位点多态性(SNP)造成了两者氨基酸序列的差异。

    • 宽叶缬草短缩茎的结构及石细胞的分布与发育

      2010, 36(4):392-394.

      摘要 (348) HTML (0) PDF 447.69 K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宽叶缬草短缩茎的结构及其石细胞分布和发育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宽叶缬草短缩茎具有茎尖、腋芽、叶迹和根迹维管束等组织和器官,是完整的营养繁殖体.茎尖明显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为初生结构,所占比例最大,成熟区的上、下部结构组成成分上有所不同.短缩茎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白色体、造油体,少数有橙黄色橙皮苷针簇状结晶,是缬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的贮藏器官.短缩茎内茎节的髓部有堆状或带状分布的石细胞,由石细胞原基细胞快速侵入式生长,细胞壁木质化增厚,周围薄壁细胞随之继续增厚而形成.

    • 阔叶缬草的离体培养及不定芽发生

      2010, 36(4):395-398.

      摘要 (347) HTML (0) PDF 0.00 Byte (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阔叶缬草离体培养体系并探讨不定芽形态建成的细胞学基础,以盆栽的野生苗为材料,切取其嫩叶、叶柄、地下幼嫩根状茎和不定根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消毒方式的影响及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将具芽点分化的愈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并观察不定芽发生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地上部外植体的消毒方式为70%酒精浸泡30 s后0.1%升汞浸泡6 min效果较好;地下部分因受污染比较严重,消毒困难,死亡率为100%。2、地上部分的叶片和叶柄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且产生具香味的毛状根。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 MS 2,4-D 2mg/L 6-BA 0.5 mg/ L,其中以叶为外植体诱导率较高,可达80%,但愈伤组织在供试培养基中分化困难,最高分化率仅为25%,培养基为 MS 6-BA 4 mg/L NAA 0.5 mg/L;3.不定芽的发生起源于愈伤组织表皮细胞的分裂,属于外起源。

    • >烟草科学与工程
    • 5-O-十八酰基-1,2-O-异丙叉基呋喃木糖的合成及卷烟加香效果

      2010, 36(4):399-403.

      摘要 (368) HTML (0) PDF 0.00 Byte (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DCC为缩水剂,在4-二甲氨基吡啶(4-DMAP)催化下合成了化合物5-O-十八酰基-1,2-O-异丙叉基呋喃木糖.该化合物结构经 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得到确证,并进行了热裂解和卷烟加香试验.评吸结果表明,合成的该化合物可以赋予卷烟烟气以十六酸的特征香气.

    • 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烟草中50种农药残留量

      2010, 36(4):404-409.

      摘要 (519) HTML (0) PDF 0.00 Byte (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烟草中50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卷烟中的待测抑芽剂组分用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1:1)超声提取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凝胶色谱柱为Biobeads S-X3玻璃柱(50g, 400mm?5mm ),流动相为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为1∶1)溶液,流速5mL/min;收集第12-35min流出的液体用液相色谱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在0.5~500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各种农药标准溶液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样品中添加50种农药(添加水平为10,50,500μg/kg)的混合标准溶液,平均回收率在61.35%~122.22%之间, 50种农药的RSD在1.00% ~10.80%之间;方法的检测限在0.01~10.00礸/kg 之间.

    • 福建武平烤烟产区不同质地土壤肥力特征分析

      2010, 36(4):410-413.

      摘要 (468) HTML (0) PDF 0.00 Byte (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测试了武平烟区205个土壤样本的质地组成、pH值、有机质含量、全态氮磷钾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并对不同质地土壤各肥力因子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武平烟区植烟土壤砂土占37.07%、壤土占58.05%、粘土占4.88%,肥力状况良好,pH普遍偏低。(2)不同质地土壤间主要养分含量差异除全钾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全钾达到显著水平,除全磷外其含量均表现为粘土>壤土>砂土,壤土全磷含量最高,砂土最低;pH值表现为砂土>壤土>粘土 (3)砂土:pH值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和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氮与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全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有效磷、全钾与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壤土:pH值与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和全磷、全氮与全磷、全磷与有效磷、有效磷与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速效钾、全钾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粘土:pH值与全氮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砂土各肥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而壤土和粘土各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 >园艺园林(含茶学)
    • 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2010, 36(4):414-417.

      摘要 (491) HTML (0) PDF 0.00 Byte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 对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Taq酶, Mg2 , 模板DNA, dNTP, 引物)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 试验结果运用DPS软件进行分析, 得知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结果都有显著影响; 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 建立了茶树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 即20μl反应体系中, Taq DNA聚合酶为1.0U, Mg2 为2.0mmol/L, 模板为40ng,, dNTP为0.20mmol/L, 引物为0.25μmol/L。最后, 对茶树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梯度退火试验, 分别确定引物ISSR1、UBC881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2.4℃,59.0℃。这一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对茶树进行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 Ptcor8表达与枳生理落叶及温度的关系

      2010, 36(4):418-421.

      摘要 (378) HTML (0) PDF 0.00 Byte (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干径粗度相近的2年生枳实生容器苗60株置于温室(20~25 ℃),10株置于田间(对照).从2008年11月14日至2009年1月3日,每10 d从温室随机搬出3株置于田间,研究枳叶片中Ptcor8的表达与枳生理落叶及环境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室里的枳冬季不落叶,从温室搬至田间的枳,随着搬出温室时间的延后,其落叶期推迟,12月中旬后搬出温室的枳,即使经历冬季低温也不落叶。在落叶和未落叶的枳叶片中均能检测到Ptcor8的表达,qPCR结果表明,Ptcor8的表达与枳的生理落叶没有关系,其表达量的明显增加与聚然降温和持续低温有关,与低温关系密切.

    • 多效唑对大蒜试管苗鳞茎化培养的影响

      2010, 36(4):422-425.

      摘要 (349) HTML (0) PDF 0.00 Byte (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大蒜茎尖外植体培养的试管苗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随着多效唑浓度增加,抑制鳞茎形成与分化,叶片和根系变短增粗,添加6mg?L-1多效唑为诱导鳞茎形成和促进膨大的最佳浓度;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表明,多效唑处理后,大蒜试管苗叶鞘中IAA/ABA的数值急剧下降,降低幅度越大,鳞茎形成膨大效果越好。

    • >植物保护
    • 油茶抗炭疽病优良单株筛选及抗病机理研究

      2010, 36(4):426-429.

      摘要 (354) HTML (0) PDF 0.00 Byte (7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茶炭疽病是油茶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及品质。本文对主要油茶林进行林间抗病及经济性状调查,人工接种鉴定,测定果皮滤液孢子萌发,测定健果接种前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表明,普通油茶林中存在许多抗病丰产优株,筛选出一株高抗型优株“林大140号”自然抗病率0,人工接种果感病率为0;鲜出籽率53%;种仁含油率为54%,符合油茶抗病品种筛选标准。抗性机理研究表明,果皮滤液孢子萌发率与感病性成正相关,接种4天内,过氧化物酶活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与抗病性成正相关,超氧化歧化酶活性下降,下降幅度与抗病性成正相关。

    • 基于ARIMA和DSVM组合模型的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

      2010, 36(4):430-433.

      摘要 (402) HTML (0) PDF 0.00 Byte (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ARIMA和动态ε支持向量机(ε-DSVM)的组合预测模型(ARIMA-ε-DSVM),预测松毛虫发生面积.先采用ARIMA模型进行时间序列线性趋势建模,为非线性部分确定输入阶数,根据确定的输入阶数进行时间序列样本重构,再采用ε-DSVM模型进行时间序列非线性特征建模,将这两模型预测值相加得到组合模型预测值.对辽宁省朝阳市松毛虫时间序列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ARIMA-ε-DSVM模型预测精确度比单一模型ARIMA和SVM及简单组合模型ARIMA-SVM要高,ARIMA-ε-DSVM模型大幅度改善预测效果,显著地减少预测误差,泛化能力强.

    • 立枯丝核菌毒素对人参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010, 36(4):434-436.

      摘要 (351) HTML (0) PDF 0.00 Byte (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三种浓度立枯丝核菌毒素处理一年生人参幼苗,测定并分析了处理后0、1、3、6、12、24h人参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立枯丝核菌粗毒素处理后,人参防御性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含量则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 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1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010, 36(4):437-441.

      摘要 (459) HTML (0) PDF 0.00 Byte (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 结合快速扩增cDNA 末端(RACE)技术克隆了甘薯茎线虫(Dit- ylenchus destructor)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Dd-ace-1。该cDNA序列5’端存在反式剪接引导序列SL1,全长2196bp ,包含一个1908bp的开放阅读框(GenBank登录号EF583059);在推导出的635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中, N 端的前24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 随后的611个氨基酸残基是成熟的乙酰胆碱酯酶序列, 其预测的分子量为70144.12D。在一级结构中, 形成催化活性中心的3个氨基酸残基 (Ser223 ,Glu360 和His483) 、胆碱结合位点Trp(106), 以及在亚基内形成二硫键的6个半胱氨酸完全保守;在电鳐(Torpedo californica)乙酰胆碱酯酶分子的催化功能域中存在14个保守的芳香族氨基酸残基, 其中10个在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中完全保守。该酶的氨基酸序列与南方根节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胎生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viviparous)和秀丽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ACE-1的同源性达68.6%、67.2%和66.3%。与其它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的聚类分析显示,该乙酰胆碱酯酶(Dd-ACE-1)与其它线虫乙酰胆碱酯酶ACE-1同属一个支系。

    • >畜牧·兽医·水产
    • 犬的异源红细胞输血研究

      2010, 36(4):442-444.

      摘要 (372) HTML (0) PDF 0.00 Byte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α-半乳糖苷酶对猪血红细胞进行处理后输入到犬的体内,观察输血前后犬的临床指标变化,并检测其血常规和尿常规指标。待犬的临床指标、尿常规和血常规都恢复正常后进行二次输血,以探讨异源猪血红细胞输给犬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两次输血均未引起明显的临床异常反应,提示猪红细胞用于犬的异源输血的可能性。

    • 鸡GH和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聚合对产蛋数的影响

      2010, 36(4):445-448.

      摘要 (362) HTML (0) PDF 0.00 Byte (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GH和POU1F1基因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以白耳鸡为实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GH基因外显子4和POU1F1基因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GH、POU1F1单基因型和两基因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GH基因exon4(C2338G\C2341T)的突变和POU1F1基因exon3的突变(A5331T)基因型CC型与白耳鸡的72周龄产蛋数显著相关(P <0.05),AA、CC型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80和3.57。聚合基因型AACC型个体72周龄产蛋数(除ABCC型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两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并不显著(P>0.05)。扩繁F1代聚合基因型AACC型个体72周龄产蛋数与前一世代相当。

    • 双重PCR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

      2010, 36(4):449-452.

      摘要 (513) HTML (0) PDF 0.00 Byte (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是鱼类链球菌病常见的二种病原菌,所引发的病症相似,难于根据病症直接判断病原菌。本研究根据无乳链球菌的cfb基因和海豚链球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后可分别获得474bp和296bp的特异性片段,扩增嗜水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它常见鱼病原菌则无特异性片段产生。该方法具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基因组含量分别为3.2×10-3ng·μL-1的无乳链球菌和3.0×10-2 ng·μL-1的海豚链球菌。对采集自广东与海南两省养殖罗非鱼病鱼的11份病原样品进行检测,均可获得474bp片段,测序与BLAST分析显示扩增到的序列均为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序列,从分子水平上确定这些样品为无乳链球菌,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该法的建立可实现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快速鉴别,为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

    • 微卫星标记与镜鲤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2010, 36(4):453-458.

      摘要 (385) HTML (0) PDF 0.00 Byte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获得与经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或基因是开展该性状分子育种的工作基础。本研究利用41个SSRs标记对德国镜鲤抗寒品系F1代的68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共得到100个等位基因,各座位等位基因数2~4个,片段长度91~376bp,有效等位基因数1.4287~3.9454,观察杂合度0.3676~1.0000,期望杂合度0.3023~0.7521,平均位点多态信息含量0.4059。利用统计软件SPSS的GLM程序对41个微卫星标记与镜鲤体重、体高、头长和吻长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其中与体重、体高、头长显著相关的标记是hlj354,与体重、体高和吻长显著相关的标记是hlj855,与头长显著相关的标记是hlj919、hlj585,与吻长显著相关的标记是hlj895、hlj704。

    • 3种中药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作用

      2010, 36(4):459-463.

      摘要 (475) HTML (0) PDF 501.58 K (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板蓝根、甘草和鱼腥草3种中药粗提物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作用,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在Marc-145单层细胞上,对3种中药粗提物进行直接抗PRRSV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板蓝根和甘草粗提物阻断PRRSV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0.391 mg/mL,抑制PRRSV感染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0.782 mg/mL,直接灭活PRRSV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563、0.782 mg/mL;鱼腥草粗提物质量浓度为0.782 mg/mL时,阻断和抑制PRRSV感染的效果最好,但对PRRSV没有直接灭活作用.3种中药粗提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PRRSV活性作用,其中板蓝根的效果最好.

    • >农业生态
    • 4种典型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碳含量与碳密度比较研究

      2010, 36(4):464-469.

      摘要 (424) HTML (0) PDF 0.00 Byte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4种地带性顶级森林群落类型,即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基础,分析比较4种森林类型的碳含量和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和长白山植被碳含量略高于西双版纳和鼎湖山,植被不同层次碳含量基本上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西双版纳总碳密度为250.768t/hm2,鼎湖山为248.709 t/hm2,哀牢山为530.141t/hm2,长白山为254.671t/hm2,其中西双版纳、鼎湖山和长白山植被层碳密度高于土壤层碳密度,而哀牢山土壤层碳密度要高于植被层碳密度。

    • 新昌丹霞地貌岩生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2010, 36(4):470-473.

      摘要 (463) HTML (0) PDF 0.00 Byte (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浙江新昌穿岩十九峰和千丈幽谷两处典型丹霞地貌为例,采用典型样方法对其岩生植被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内植物种类较少,共有维管束植物30科39属48种,地理成分较为复杂,主要有温带和热带成分组成,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群落类型主要有山类芦草甸Form.Neyraudia montana、晚红瓦松+藓状景天草甸Form. Orostachys erubescens +Sedum polytrichoides、薜荔灌丛Form.Ficus pumila等。无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排列为:草本层>灌木层>苔藓层;均匀度指数为:灌木层>苔藓层>草本层。该区域群落结构不稳定,有着分化和演替的趋势。

    • >信息科学与工程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城市森林健康评价

      2010, 36(4):474-477.

      摘要 (290) HTML (0) PDF 0.00 Byte (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建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AHP法求得各个指标权重,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进行评价,对株洲市荷塘、芦淞、天元、石峰四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别为不健康(评价值为0.3594)、不健康(评价值为0.3708)、不健康(评价值为0.3698)和良好健康(评价值为0.7833),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

    • 基于数字图像的水果分形维数特征

      2010, 36(4):478-482.

      摘要 (347) HTML (0) PDF 0.00 Byte (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定量描述仿球形水果表面轮廓间的差异,通过周长—面积法研究了水果分形维数特征。取大小不同的温州蜜柑20个、麻阳冰糖橙17个和红富士苹果18个,设置3种水果花萼面和侧面两个方向上数字图像红色或蓝色分量阈值,将水果区域内外红色、绿色、蓝色分量分别置为0和1,转化成的二值图像克服了Otsu及迭代式自动阈值法边界模糊与水果区域内存在孔眼的特点。以水果区域细化后的边界像素数和区域内像素数分别为水果的周长和面积,借助周长—面积法求得3类水果两个方向的分形维数。试验表明,3类水果2个方向上的分形维数以花萼面分形维数最小,且该方向上水果间的分形维数差异不显著,但侧面分形维数差异明显。这表明,反映仿球形水果的外形特征除花萼面分形维数外,主要指标是侧面分形维数。

    • >其他
    •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2010, 36(4):483-488.

      摘要 (385) HTML (0) PDF 0.00 Byte (8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条件变化的基础上,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特征作了简要分析,探讨了空间结构要素的演变规律、其综合演变形成城市群空间结构整体格局与特征,以及其未来空间发展演化趋势与生态调控措施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